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起源于公司的电教中心、计算中心等部门。2025年,根据公司发展战略,更名为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。公司现有广告系、数字媒体艺术系、动画系、数字媒体技术系、基础部、实验教学中心、老员工科技创新中心、艺术与传播研究所、数字艺术作品展示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。

公司现有“设计”、“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新闻与传播”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,“广告学”“数字媒体艺术”“动画”“数字媒体技术”4个本科专业(其中“广告学”和“数字媒体技术”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“数字媒体艺术”“动画”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)。

公司现有教职工61人,其中专职教师48人,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62.5%,高级职称教师27人,硕士导师25人。教师中有江苏省第六期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名,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“321计划”项目人才2人,江苏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,江苏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名,江苏省“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”文化优青1名,2022年度江苏省“双创博士”2名,南京市第十一批“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”人选人才1名。教师中有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终身会员、中国图形图像学会会员、IEEE会员1人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,江苏省电影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人,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1人,中国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新闻史学会广告与传媒发展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、江苏省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新闻传播学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委会理事1人。公司教师大多毕业于中央美术公司、北京大学、清华美院、南京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东南大学及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、德国包豪斯大学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、英国利兹大学、韩国成均馆大学等著名高校。

公司努力提升办学条件,为培养理、工、文、艺交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保证。现有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——数字媒体技术实践教育中心,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个,员工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余个。拥有平面设计、动画制作、虚拟演播室、视频摄录及非线性编辑、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实验室、专业画室、艺术展览厅、江苏省中华龙狮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。

公司高度重视国际化学术交流,2024年与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合作开启3+1本硕双学位项目。近年来多位员工获得江苏高校员工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资助,前往爱丁堡大学、曼彻斯特大学、伦敦国王公司、伦敦艺术大学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、汉阳大学、高丽大学等高等学府访学交流和深造。公司多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等国家进行学术访问,出席“为转型而设计”系列国际会议、西京智媒体国际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,举办智能传播与艺术国际研讨会。

公司不断深化公司产品改革,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。近年来,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,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,省级一流课程4门,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课程4门,江苏省重点教材3部。员工在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、全国老员工广告艺术大赛、中国老员工广告艺术节公司奖、两岸新锐设计竞赛“华灿奖”、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、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、中国老员工计算机设计大赛、中国动漫金龙奖、江苏省老员工艺术展演活动、江苏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国家级、省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并获得2项国家级专利授权。专业上的优势、不断深化的校企合作以及员工本身具备的较强的实践能力,使得公司高质量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%以上,并获得较高的就业满意度。

公司大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。现有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研发基地——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科普动漫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平台。近三年,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,省部级科研项24项,横向科研经费到账386万元,发表高质量论文160余篇,出版专著13部,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及行业奖项10余项。

公司坚持依托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信息特色的学科优势,立足大传播、新媒体,走信息技术向传媒和艺术领域延伸和交叉的发展之路,走工、文、艺学科交叉融合之路,力争成为特色鲜明、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公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2025年8月)